AI 视频模型大比拼(2025 年 7 月版):价格、功能与

2025年7月7日

AI 视频生成领域的发展日新月异,几乎每周都有新的模型发布,让人眼花缭乱。从字节跳动的 Seedance 到谷歌的 Veo,再到快手的 Kling,每一个新模型都在挑战着我们对内容创作的想象力。然而,对于广大用户来说,如何在众多选择中找到最适合自己需求的工具,成了一个难题。

这篇文章将为你提供一份全面的 AI 视频模型对比指南,无论你是刚刚接触 AI 视频的初学者,还是寻求高效生产力工具的专业创作者,亦或是需要通过 API 构建应用的开发者,都能在这里找到清晰的答案。我们将从多个维度展开深度解析。

1. 核心指标横向对比

首先,我们来看一下各大主流模型的硬性参数。下表汇总了它们的价格、性能和发布日期等信息。需要注意的是,价格和生成速度是一个动态范围,会因使用场景(如分辨率、时长)和底层硬件的优化而变化。所有数据截至 2025 年 7 月 7 日,且所有模型均可通过公开 API 用于商业用途。

模型

厂商

单次生成价格

分辨率

时长

帧率 (FPS)

生成速度

发布日期

Seedance 1 Pro

字节跳动

$0.15 - $1.50

480p、1080p

5/10 秒

24

31-95 秒

2025 年 6 月

Seedance 1 Lite

字节跳动

$0.09 - $0.36

480p、720p

5/10 秒

24

25-50 秒

2025 年 6 月

Veo 3

谷歌

$6.00

720p

8 秒

24

92 秒

2025 年 5 月

Veo 2

谷歌

$2.50 - $4.00

720p

5-8 秒

24

35-46 秒

2024 年 12 月

Kling 2.1 (Master)

快手

$1.40 - $2.80

1080p

5/10 秒

24

218-570 秒

2025 年 6 月

Kling 2.1

快手

$0.25 - $0.90

720p、1080p

5/10 秒

24

122-154 秒

2025 年 6 月

Kling 2.0 (Master)

快手

$1.40 - $2.80

720p

5/10 秒

24

215-574 秒

2025 年 4 月

Kling 1.6 Pro

快手

$0.48 - $0.95

1080p

5/10 秒

30

181-350 秒

2024 年 12 月

Kling 1.6 Standard

快手

$0.25 - $0.90

720p、1080p

5/10 秒

24

121-182 秒

2024 年 12 月

Hailuo 02

MiniMax

$0.50

768p、1080p

6/10 秒

24

155-400 秒

2025 年 6 月

Wan 2.1 14b

阿里巴巴

$0.35 - $1.25

480p、720p

5 秒

16

27-110 秒

2025 年 2 月

Ray 2 Flash

Luma AI

$0.17 - $0.54

540p、720p

5/9 秒

24

30-53 秒

2025 年 3 月

Ray 2

Luma AI

$0.50 - $1.62

540p、720p

5/9 秒

24

47-167 秒

2025 年 1 月

Pixverse v4.5

Pixverse

$0.30 - $0.80

360p-1080p

5/8 秒

30

17-60 秒

2025 年 5 月

Leonardo Motion 2.0

Leonardo

$0.30

480p

5 秒

32

81 秒

2025 年 4 月

2. 功能特性深度剖析

硬件参数决定了产出的基础质量和成本,而软件功能则直接影响创作的灵活性和最终效果。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些模型在文生视频、图生视频、角色一致性等高级功能上的支持情况。

模型

文生视频

图生视频

角色一致性

原生音频

核心亮点

Seedance 系列

字节跳动出品,速度和成本控制不错

Veo 系列

谷歌力作,Veo 3 支持原生音频

Kling 系列

快手王牌,角色一致性(需 Pro 版)是亮点

Hailuo/Video 系列

MiniMax 出品,Video 01 支持角色一致性

Wan 2.1

阿里模型,基础功能全面

Ray 系列

Luma AI 出品,支持起始/结束帧图生视频

Pixverse 系列

功能全面,支持起始/结束帧图生视频

Leonardo Motion

支持从图片生成视频

3. 成本与效率:如何选择最具性价比的方案?

从上面的表格可以看出,生成一段高质量的 AI 视频,成本从几毛钱到几十块钱不等。对于个人爱好者和初创团队来说,这笔开销不容忽视。特别是当我们需要大量测试 Prompt、探索不同模型风格或进行 API 集成时,成本控制就成了关键。

部署这类吃算力的应用,如果完全自建或使用传统云服务器,GPU 成本是个大头。以一张 4090 显卡为例,长期租赁的费用高昂。如何实现 AI 推理成本的有效降低?

一个高效的解决方案是利用 Serverless GPU 平台,例如“共绩算力”这类提供按需计费、按秒计费的 GPU 算力服务。这种模式最大的优势在于弹性。你不需要为闲置时间付费,只在真正执行推理任务时才产生费用。我发现,使用“共绩算力”这种按秒计费的 4090 显卡,跑一次视频生成任务可能才几毛钱,这极大地降低了测试和迭代的经济负担。对于开发者而言,这意味着可以用更低的成本进行产品原型验证和功能开发。

这种模式不仅降低了财务门槛,也让创作者能更自由地尝试 Kling (Master) 或 Veo 3 这类效果顶尖但单价较高的模型,从而创作出更具影响力的作品。

4. 如何选择最适合你的模型?

综合以上分析,我们可以为不同需求的用户提供一些选择建议:

4.1 面向初学者和爱好者

如果你是刚开始探索 AI 视频的个人用户,成本和易用性是首要考虑因素。

高性价比之选:字节跳动 Seedance 1 Lite 和 Luma Ray 2 Flash 的价格非常亲民,生成速度快,是体验和练习的绝佳选择。

功能探索之选:Pixverse v4.5 支持多种分辨率和完整的图生视频功能,可以让你以较低成本探索更多玩法。

4.2 面向专业视频创作者

对于追求极致画质和稳定性的专业人士,生成质量和高级功能至关重要。

画质标杆:快手 Kling 2.1 (Master) 提供的 1080p 分辨率和出色的视频效果,是当前商业作品的有力竞争者,但生成时间也相对较长。

角色一致性:如果你需要让特定角色或物体在系列视频中保持一致,快手 Kling 1.6 Pro 和 MiniMax Video 01 是目前少数支持此功能的模型。

音画同步:谷歌 Veo 3 对原生音频的支持是一个巨大优势,适合制作需要声音与画面紧密结合的内容。

4.3 面向开发者和企业

对于需要将视频生成能力集成到自己产品中的开发者,API 的稳定性、调用成本和生成速度是核心考量。

速度优先:字节跳动 Seedance 系列和 Luma Ray 2 Flash 在生成速度上表现出色,适合需要快速响应的场景。

API 集成成本:如上一节所述,将这些模型的 API 与“共绩算力”这类 Serverless GPU 平台结合,可以构建出极具成本效益的视频生成服务,无论是内部使用还是对外提供服务,都能有效控制运营成本。

5.总结

AI 视频生成技术正处在一个激动人心的爆发期。选择合适的模型,就像为你的项目挑选合适的引擎。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你理清思路,找到那个能让你的创意飞驰的最佳引擎。随着技术的不断迭代,我们有理由相信,在不久的将来,人人都能成为视频导演。